乾隆的嫡子有好幾個,但最后就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富察皇后的永璉活了九歲,永琮只活了兩歲,繼后如懿的永璟也只活了三歲也都夭折了。而唯一活下來的就是如懿所生的十二皇子永璂。
在他剛出生的時候看著眉眼間很是像自己的乾隆倍感歡喜,于是興奮的揮毫潑墨為這個小阿哥取了個好聽的名字:永璂。在古代「璂」指的是一種美玉,可見當時的乾隆對這個皇子是特別的喜愛和抱有希望的。
而永璂也十分的爭氣,不但博學強識,而且還「天資淳粹,至性過人」,正是因為小皇子這種優良品性,乾隆一度悉心栽培過他,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夠繼承大統。
當文武百官都以為乾隆要把永璂立為太子時,意外發生了,也就是發生在南巡時繼后那拉氏的斷發事件。從此之后乾隆看到永璂就會想到那個斷發的生母,他本就對如懿的恨意無處發泄,迫于太后的壓力和廢后可能會帶來的污點,所以乾隆的憤恨只能憋在自己心里。
這個時候的他看到永璂就相當于看到了一個出氣筒,而就僅僅在一夜之間永璂就從天之驕子變成了讓乾隆厭惡至極的人。或許你壓根都想不到永璂都經歷了什麼。
隨著母親的獲罪,永璂再也不是那個陽光快樂的青春少年了,他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罪婦之子,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昂首挺胸的在后宮生活行走,而是變得唯唯諾諾,膽小怕事。
史書上有記載,他當時變得「褆拘謹恪」。當時所有的兄弟都被封了貝勒或者王爺,只有自己頭上一無所有,這不免讓自己覺得十分難堪。
再次便是自己的婚事,當時乾隆從蒙古隨便找了個女子,讓她來當永璂的嫡福晉,找兒媳婦這麼隨便那也就算了,過分的是乾隆得知那拉氏病重,就開始故意拖延婚期,硬生生的把婚期拖到了那拉氏去世之后,目的就是讓她看不到兒子成親。
這里還有一個巧合,就是同一年,永璂的岳父也去世了,這下還成什麼親呢?新郎和新娘都得守孝,一直到4年后,永璂才與自己的福晉成婚,不受寵,又沒有爵位。在種種責辱之下,永璂很快便抑郁寡歡,一病不起。
可即便是他生了病,他的父親乾隆都沒有放過打壓和折磨他的機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