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靠娶老婆走大運的男人中,余閣老當屬NO.1
他本是貧家子弟,然天資聰穎,少年時受到恩師的賞識,不僅許配的愛女,還頻頻提攜,從此平步青云。
一路走到閣老的位置,雖然中間也有起伏磨難,但到底能全身而退,風光致仕。
可臨了臨了,卻被顧廷燁將了一軍,大病初愈就顏面盡失,還不得不以父親的身份強迫兒子休妻。
余閣老就算是退休了,至少身份還在那,怎麼能被一個年輕小子逼成這樣?
顧廷燁雖然目前身居高位,但以余閣老的威望,他怎麼敢上門挑釁,還把人家逼成那樣呢?
余閣老之所以向顧廷燁低頭,不只是畏懼他的權勢,還有余家那見不得人的丑事。
1,
其實顧廷燁還算是善良的,一直等到余閣老吃藥養了大半個月,身體好的差不多了,才將鞏紅綃送回了余府,還捎帶著一封信。
信中只寫到,這些年耽誤了紅綃,現在將她送回,希望余家能善待她,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
余閣老自然知道顧家送人又送信,肯定不只是表面上的意思。
直到鞏紅綃和盤托出那件嫣紅被夫偷漢的往事,還有余大太太去顧府鬧著要給嫣紅過繼昌哥兒的事情。
一生見識頗豐的余閣老也不禁心驚身搖,不敢置信。
想他一生精明,怎麼會生下這般愚蠢到令人發指的兒子,還尋到這樣的兒媳?!
當著父母弟媳的面,被道破自己女兒被夫偷漢,那余大人面皮一陣青一陣紅,臊得抬不起頭,余大太太惡狠狠地瞪著地上的紅綃,雙目噴火。
余大人偷窺父親的臉色后,立馬下跪:「都是兒子不孝,叫父親操心了。千錯萬錯都是兒子的錯,請父親息怒,好歹保重自己的身體。」
余閣老瞥了兒子一眼,「你這會兒倒是知道孝順了,連道士都敢買通,黑的顛倒成白的,我這輩子的老臉都讓你們丟盡了。你還是行行好,給我一碗砒霜,讓我早些合眼,也省的看到你這些腌臜事。」
余閣老雖然氣急了,但好歹在宦海沉浮幾十載,早練成了精明的老狐貍。
2,
顧廷燁什麼也沒說,只是送回了紅綃,還請余家善待紅綃,那就說明顧家不先挑事兒,只想解決問題。
那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如何處置紅綃。
余閣老當即讓余四太太把紅綃帶回登州,給她找個踏實的好人家,讓她安分過日子。
余大太太一聽,立馬火了。
「天下哪有這樣的便宜事,這紅綃用心歹毒,害我們不淺,便是殺頭也輕了!怎麼能這麼善待她?
我家供她吃喝這麼多年,竟然養出個白眼狼,這也太便宜她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