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在電影院看到這麼「酣暢淋漓」的警匪爽片了。
《周處除三害》上映之后,預測票房已經接近6億了,算是三月第一匹黑馬。
豆瓣評分目前仍舊穩定在8分以上。
然而,在全網都在夸的時候,個別家長們坐不住了。
原因是這一部電影「尺度太大」,暴力血腥。
這位家長在微博上發文,說自己帶孩子去看電影,結果把他的「寶貝兒子嚇哭了」,晚上睡覺還哄了好久才瞌睡。
他還建議廣電早點禁止這種「暴力血腥」的電影。
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後來,在各大平台,也能夠看到瘋癲的家長們。
有家長認為,這是在「鼓勵私刑」,電影雖然看得很爽,但是「鼓勵私刑去懲罰罪惡」。
這樣的代價太大,而且價值觀也是很有問題的。
今天老編就跟大家討論下這個問題。
先說「私刑」的問題。
電影中的男主角陳桂林,之前就是一個亡命徒和殺手,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時候,想要「除掉三害」,讓自己自首也要有價值一點。
殺掉了心狠手辣的香港仔,干掉了欺騙無辜老百姓的邪教林祿和。
最終,還除掉了最后一害,也就是自己。
從頭到尾,確實是以暴制暴,惡人還需要惡人來磨。
不過,雖然陳桂林不算傳統意義的正派,但是他在懲治惡人的時候,代表的卻是正義和勇敢。
子彈砰砰砰得響,靈修院死了一片,還包括被洗腦了的女性。
觀眾們也看得很爽,因為陳桂林滿足了大家除惡揚善,激濁揚清的美好愿望,也泄了那一股壓抑已久的腌臜氣。
如果深究價值觀的問題,那它是有問題的。
但問題是,這部電影不是一部普法片,而是一部警示片。
告訴大家什麼時候,都不能墮落自己的靈魂,淪落為壞人。
如果自甘墮落,那麼懲罰我們的,不僅是法律的制裁,也會有類似陳桂林之類的比我們更惡更厲害的黑暗勢力席卷而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