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甄嬛傳》中,風箏曾經多次出現在劇中。它每一次的出現,都帶著值得深究的隱喻,或者是暗示了故事的走向。
風箏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正是甄嬛和皇帝的「蜜月期」。彼時,甄嬛剛晉升為菀嬪,加上又恰逢她生日之際,皇帝命十七爺允禮給甄嬛操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日禮。而后,皇帝帶著一眾妃嬪在圓明園內觀看允禮為甄嬛準備的漫天風箏,甄嬛當即大喜。
那時候皇帝給甄嬛準備的漫天風箏,在甄嬛看來,就相當于今天的一個霸道總裁給他想要追求的女孩用無人機占領整個天空示愛。甄嬛怎能不五迷三道?
接著,允禮吹著「鳳凰于飛」出現。這首曲子,正是甄嬛被曹貴人逼著跳驚鴻舞那次,允禮為甄嬛伴奏時的曲子,彼時的甄嬛以為這一切都是皇帝對自己的一片真心。可實際上,這一次甄嬛的歡喜,和她倚梅園初遇皇帝時,皇帝謊稱自己是十七爺允禮如出一轍。
第一次相遇,甄嬛以為遇見的是果郡王允禮,對自己有意的也是果郡王允禮,可沒想到這個人居然是當今皇帝。這個變化是讓甄嬛欣喜的。情竇初開的女子,誰會對掌管全天下的男人對自己示愛無動于衷呢?
如今甄嬛對漫天的風箏和《鳳凰于飛》心動,她也以為自己是再次對眼前這個位高權重的皇帝心動。可實際上,她的腦子騙了她的心。漫天的風箏是允禮準備的,《鳳凰于飛》是允禮準備的,所有她以為是皇帝準備的東西,都是允禮準備的。其實,處于蜜月期的皇帝也沒有想明白,這時候甄嬛對皇帝的心動,無異于承認允禮是懂甄嬛的。所以,甄嬛從一開始和皇帝的緣分,背后喜歡的都是真正的允禮。只是那時候的甄嬛,并不懂這一點而已。
而且,在這里面還潛藏了一個細節,這個細節暗示了甄嬛的未來。
崔槿汐拿了個風箏過來,讓甄嬛自己放,甄嬛自然開心。
可仔細一看,這風箏居然是鳳凰的圖案。這就是赤裸裸的明示了。
要知道,在封建時期,龍和鳳是皇帝、皇后的專用圖騰,除了皇后之外,誰敢在衣服上刺繡鳳凰就是僭越的大罪。可如今,甄嬛放飛的風箏居然是鳳凰,而且此時皇后正一臉假笑地陪在甄嬛和皇帝身后,豈不也是僭越?這里,其實就是在告訴觀眾一個細節:后宮固然有規則,可只要皇帝愿意,所有規則都是可以打破的。所以宮里的女人們,才會心費盡心機爭寵。另外,這里也可以說是暗示了這宮里最后的贏家,也就是真正著了鳳袍的,是甄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