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國產古裝劇市場,乍暖還寒。
爆的有,《烈焰》、《與鳳行》,用心還原原著的作品自然會得到觀眾的認可。
冷的也有,《大唐狄公案》、《永安夢》、《大理寺少卿游》,撲面而來的懸浮氣息讓人接受無能。
其實,古裝劇的發揮空間比較大,只要讓劇情落地,便能成功一大半。
古裝懸疑劇更是如此,比如去年播出的《蓮花樓》,古裝+懸疑+江湖,以三個英雄少年的視角展開案件,這在當下市場并不多見,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同時看的意猶未盡。
還有《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古裝+懸疑+歷史,這題材可是國產劇的一塊「鐵板」,將真正的歷史融入到想象的劇情中,本以為會翻車,沒想到意外的成了古裝懸疑劇上一塊新的里程碑。
只是上述兩部古裝懸疑劇早就收官,今年播出的幾部都讓觀眾興致缺缺,倒是上周一部《花間令》強勢來襲,給觀眾解了饞。
開播僅5天,單平台熱度第一,全網熱度直逼《與鳳行》,沒有一線大咖坐鎮的《花間令》到底憑啥?
兩集一個滅門案,背后人虎視眈眈
《花間令》講述了背尸人楊采薇(鄭合惠子、鞠婧祎飾),在一樁滅門慘案中與兒時玩伴潘樾(劉學義飾)相遇,被冤枉為殺人兇手的楊采薇,雖然在潘樾的幫助下抓住了真正的兇手,卻也讓她卷進了更大的陰謀當中。
在我看來,這部劇用兩個鉤子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心。
第一個鉤子——李府的滅門慘案真的這麼簡單嗎?
沒有任何多余的贅述,開局交代完人物背景直接就是一樁滅門慘案。
偌大的李宅,尸橫遍地,前面還好心的幫助楊采薇(鄭合惠子飾)撿玉佩的小男孩,下一刻就淹死在院中的池塘里。楊采薇上前探查,發現看似自盡的背后其實隱含著巨大的陰謀。
只可惜在任的縣令不聽她的辯解,不管前因后果,僅僅因為楊采薇出現在李宅就認定她是兇手,屈打成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