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對刪減版天然的厭惡,所以這次堅定地選擇去看了未刪減版的《周處除三害》。
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震撼感相當強烈,除了最后禮堂那場槍擊一眾被洗腦的教徒戲之外,本片中還有許多細節值得去深度品味。
有些朋友表示自己沒看懂劇情,那麼建議來看看這篇未刪減版的影評。葉秋臣將根據自己理解的內容來寫本文,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交流。
涉及未刪減版的劇透,請介意者慎入。
1.關于片名
觀影寫字兒的人,總是習慣性地去找電影中的各種隱喻。
我發現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叫做《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可翻譯為豬、蛇和鴿子。
在佛教里,豬、蛇、鴿子分別代表愚癡、嗔恨、貪欲,稱為「三毒」,就是平日里講的貪嗔癡。
《周處除三害》故意將「貪嗔癡」的順序調整,也是另有深意的,因為這三者分別代表了其中不同的人物,按出場的前後來排。
電影開篇,就用英文片名隱藏了最重要的伏筆。
陳桂林是豬(愚癡),在得知自己患病不久于人世后,他準備轟轟烈烈去干票大的,在所有人的心中留名。
他對留名這件事的癡念一直很重,開場時就特別糾正自己叫「陳桂林」而不是「桂林仔」。
唯一的親人離世之后,陳桂林對張貴卿說,本來擔心自己被抓時上了新聞奶奶會傷心,如今終于能借此契機去干點大事,讓「道上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誰」。并強調自己并不怕S,只是怕沒人記得他存在過。
接著是自首環節(排隊現象此前也有新聞內容做鋪墊),他對警察直接說出姓名,本以為至少能憑自己的名氣引發一陣轟動,也算是滿足了他「揚名」的初衷。結果卻發現沒人認識,甚至只排在墻上張貼的通緝榜單第三名,還被撕去了一半,臉的模樣都看不全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