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的話題一直受到大家的熱議,很多人還在猶豫當中,但是有一些人已經加入了二胎的隊伍。
01
「困難都是暫時的,兩個孩子剛剛好」
朋友小麗有一個小自己兩歲的弟弟,一開始我們也覺得她是獨生子女,後來才知道她有一個弟弟。
三年前小麗跟隨自己的老公公派到了歐洲某公司,本來計畫今年回國的,但是因為疫情原因,但是不能回國了,而這個時候小麗也並不是特別的著急,因為他的父母有弟弟在身邊照顧生活也是有保障的。
但是小麗的老公就非常的著急了,老公是獨生子,在4歲的時候老公的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獨自撫養他長大,現在自己已經算是小有成就了,但是卻留媽媽一個人在國內,所以他也是非常的擔憂和內疚。
如今遭遇了疫情,婆婆成了社區的空巢老人,小麗的老公更是常常徹夜難眠,憔悴不堪。
小麗的父母也擔心女兒在外的安危,幸好小麗的弟弟每天都可以讓父母和姐姐視訊,一家人在手機裡相互問候,也算是一種溫暖。
而小麗的婆婆就不一樣了,她不會給兒子視訊,只是偶爾接到孩子的遠洋電話,這段時間她茶不思飯不想清瘦了很多。
通過這件事情以前堅決不要二胎的小利也改變了觀念,她深知老公作為獨生子的難處,就發了一條朋友圈「困難都是暫時的,兩個孩子剛剛好。」
隨著人生閱歷的不斷增加,很多年輕的父母們紛紛認識到:「二胎是一定要生的,即使沒錢也要生,過30年你就明白了,困難都是暫時的。」
02
因為,二胎家庭有這些無可比擬的優勢:
1、父母不容易成為空巢老人
很多年輕人為了發展自己的事業,有一些會定居外地甚至是定居國外,這樣的話如果是獨生子女的父母,晚年也會非常的寂寞,如果夫妻兩個人有一個人先離開人世,那麼剩下的老人也會更加的孤單無依靠。
一些獨生子的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可以有底氣的說一個孩子挺好的,但是老了之後有幾個人能夠扛得住空巢老人的寂寞呢。
2、兩個孩子有商有量
如果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孩子長大之後遇到任何困難都要獨自面對,甚至為了不讓老人擔心,經常是瞞著老人單打獨鬥。
但是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就不一樣了,孩子們長大之後,他們會成為彼此年齡上最接近的親人,在心靈上也是最親密的戰友。
3、兩個孩子性格更圓融
獨生子女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在性格方面難免也會有一些自私和自我,但是二胎家庭就不一樣了,孩子們相互競爭,相互陪伴,相互幫助,所以孩子們的性格也會被打磨的比較圓融,更容易適應社會。
03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生二胎,就是用現在的3年,換未來的30年」我不想得我老的時候,佳一像我一樣,連個手足都沒有,一個人的無助,我嘗試過,就再也不想讓孩子也嘗試,所以寧願現在苦一些,也要給佳一生個伴兒。
多少媽媽是這麼過來的:一頭忙著工作,一頭忙著趕回家給孩子做飯、陪孩子學習、娛樂,感到焦頭爛額時,我常常疑惑我的母親當年是如何帶大幾個兄弟姐妹的。
而母親卻總是輕描淡寫地說:「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 如果還來得及,你是不是願意給孩子一個有手足陪伴的快樂童年?
生兩個,比生一個輕鬆
您別以為,我是為了要說服您生兩個孩子,才這麼說的。絕不是!這是我內心的強烈感受;而且當孩子還小時,我也並不知道這個事實。
以為生一個就累得人仰馬翻,那生兩個還得了?其實我也是生兩個才知道,其實,比生一個輕鬆。
生兩個孩子的確辛苦在頭幾年,這段時間確實讓父母三頭六臂都應付不來,以身心俱疲來形容,絕不為過。所以我指的輕鬆,不是身體上的,也不是經濟上的,這些我管不了。
我指的輕鬆是「心理上的」。即使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可你卻無法給他每時每刻的陪伴!
想想當你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在外面打拼,累的像狗一樣回家,因為煩累吼孩子一頓時,你真的沒有內疚過嗎?當獨生子女長大到需要同伴和玩伴時,填補這個空缺,是不是就變成父母的責任?
然而無論如何,這個任務是很難由父母的角色來完成的。所以在獨生子女長大成人,展翅飛翔之前,做父母的在心理上,會不會一直背負著這份不輕鬆的感覺呢?
當你累了,想要睡一覺時,留一個孩子在屋裡想說話,沒人回答,想玩遊戲,只能自己跟自己玩,能睡得安心麼?然而,如果媽媽知道,兩個孩子在外面玩得多麼滿足、多麼快樂,她可以睡得更香,她的心是全然放鬆的。
生一個孩子,表面上是輕鬆:事實上,父母沒能給孩子一個伴的不輕鬆感,卻是無所不在的。
還有更多的時候,大人的活動,其實孩子一點興趣也沒有。什麼吃飯、什麼逛街、什麼買東西…但父母非得拖著孩子一起去,不然您留他一個人在家多寂寞。
而如果你有兩個孩子,家裡的姐弟兩玩得正高興時,「爸爸媽媽要去超市買東西,你們要不要去?」「不去,我們要在家裡玩。」看,多好!多高興。
手足能給的,你不能!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還不懂;等孩子一天天大了,他們會發現,原來大人根本不喜歡玩這些東西。
通常,孩子的未來我不去多想。我只管孩子的現在;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的十幾載,我一刻也不想放過。
其實,父母別害怕改變,多生個孩子罷了,沒什麼大不了。
等到那一天,熬過了把屎把尿的日子,我常常光看著孩子的臉龐,心裡都會浮現輕鬆與安慰的感覺。不要說您是為了老大而生老二,這樣的理由太沉重。
這是為了您自己的幸福,不光是為了孩子。用3年換未來的30年,「先苦後樂」,咬咬牙就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