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這條路上,所有父母都是摸索著前進,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是該對孩子採取「批評式教育」還是「鼓勵式教育」。
從目前來看,大多數父母都偏向于「鼓勵式教育」,對孩子的行為舉動進行表揚,不僅能促進親子感情的發展,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不過,目前幾乎所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表揚都局限于「真棒、真聰明」等詞彙上,斯坦福大學通過實驗得出:頻繁使用這一類詞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只是在單純的表達對自己的愛意,而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得到父母的認可。
所以,表揚孩子也是技巧的,不要一直誇「你真棒!」,斯坦福教授教你「5個訣竅」,輕鬆學會!
父母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家小孩做對比,雖然本意是希望孩子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但此舉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市孩子產生「我不如他」的自卑想法。所以父母要學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觀察他日復一日微小的進步,進而稱讚他的努力。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于關注其學習能力,而忘記告訴孩子「勇敢」也是一項難能可貴的質量,所以當孩子需要嘗試的勇氣的時候,父母必須要無條件的鼓勵孩子,做出積極地回應。
在生活中,細心是一項十分難得的優點,有很多成年人都習慣了粗心大意,所以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展露出細心的一面,父母一定要及時誇讚孩子,有助于其養成細心的習慣。
教育孩子不應該一味的只追逐結果,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件事時,無論是否達到預期的結果,只要孩子在過程中、積極、主動,不曾懈怠,那麼父母都應該去稱讚孩子認真、負責的態度。
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當孩子面對他人的困境,主動幫忙時,父母一定要多加鼓勵,從小培養孩子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並且讓其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有助于孩子培養外向、開朗的性格。
綜上所述,表揚孩子不是停在表面的一句話,而是對孩子的努力給予肯定,對于父母來說,如何正確誇獎孩子是一門「技術活」,掌握以上5點,孩子將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