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孩子不能溺愛,但是看著他們可愛稚嫩的小臉,總是會忍不住心軟。以下8件事情,父母、老人本著愛孩子的目的做了,但其實卻在不經意間「害」了孩子。
大家快來看看,你有沒有做過,做了趕快改,尤其告訴家里老人,等孩子長大就晚了!
1.孩子想玩泥巴,大人嫌臟不許他們玩
在我們大人眼中,泥巴中有無數的細菌,覺得會傷害孩子的身體。但殊不知隨著我們的阻止拒絕,孩子的探索欲也在慢慢消退。
2.孩子努力自己吃飯,大人嫌慢還磨嘰,堅持給孩子喂飯
這是孩子動手能力的體現,可是卻在無形中被大人扼殺,長時間如此,孩子會越來越不喜歡動手。
3.孩子一有不舒服,大人立刻帶著上醫院
現在很多大人眼中,孩子就跟玻璃人一樣,十分脆弱。但其實不然,讓寶寶的免疫力和病毒作斗爭,產生抗體,才能讓孩子更不易生病。
4.孩子詢問問題,大人總是斥責他:這點小事都不懂
大人的呵斥會讓孩子不敢發文,從而降低了他們的求知欲。
5.孩子長大后,想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人卻只是讓他們好好學習,什麼都不做
這本是個培養孩子責任感的好時機,大人應當多加鼓勵,但如果大人只會叫孩子學習,長大后他可就真的成了一個「甩手掌柜」。
6.孩子學習不好,大人訴苦為了孩子的付出,罵他丟臉
這會讓孩子更加自卑、感受不到愛,產生極大的壓力和負面情緒,覺得自己只是父母炫耀的工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7.孩子說爸爸媽媽辛苦了,我愛你!可大人卻說你學習好比啥都強
這種話無形中扼殺了孩子開口大膽表達愛的能力。
8.孩子學習好,但是不愛和人交流,大人卻覺得長大就好了
雖然內向不是問題,但如果太過沉默寡言,大人還是要注意引導,不然等性格形成,再來干擾可就晚了。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們、家人們不能一概唯分數論,要學會引導孩子向更加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提高重視,這樣才能讓他們成長得更加快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