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萌寵樂園
動漫影音
綜合推薦
明星
老年生活
娛樂明星
奇趣
獅城資訊
奇聞趣事
历史故事
科技遊戲
生肖解析
熱點新聞
老照片
全部
    
厲害爸爸培養5個博士:最關鍵的是國小階段,狠抓這4點,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2021/12/15

孩子貪玩是天性,不愛學習是人性。所以,爸媽想把一個孩子培養成博士,那要花很多的心血。但是,這個男人卻做到了!而且,他可不是只培養了一個博士孩子,而是5個博士孩子,1個碩士孩子。

單看這亮眼的數字,就羨煞各位家長了。他就是蔡笑晚,一位育有6個孩子的鄉村醫生。

在接受魯豫採訪時,蔡笑晚說道,自己的6個孩子,個個都被稱學霸,非常優秀

老大畢業于康奈爾大學,36歲成為了賓夕法尼亞最年輕的終身教授。老二17歲考上博士,成了知名公司副總裁。老三16歲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後來創建了自己的公司。

他家老四16歲考入了華西醫科大學,如今有了自己的私人醫院。老五是碩士畢業,就職于建設銀行。老六在18歲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蔡笑晚向大家傳授經驗的時說: 其實每個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家長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並且最關鍵的是小學階段, 很抓 這4點,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一、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蔡笑晚常說: 「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關鍵」。

他和妻子犧牲了一切業餘時間, 每到夜晚,全家人一起圍坐燈下一起看書。

教育不是讓孩子單打獨鬥,父母要帶著他們一起跑。孩子未來的樣子,就取決于父母今天付出了多少,努力了多少。

小學階段是關鍵, 新的環境、新的生活圈子、新的認知,讓孩子的大腦、身體進入了飛速發展,爸媽們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而不是把他們丟給學校。

二、從小立志,提高學習興趣

蔡笑晚覺得,孩子的志向要從小立好

為了孩子從小立志,他們的家中很多地方都貼了牛頓、愛因斯坦的照片,蔡笑晚常常會給孩子們講這些科學家的故事。

六姑娘蔡天西,在6歲的時候,就許下願望,要做「居里夫人」。

三、堅持「抓時間」的原則

博士老爹能把子女都培養成學霸,堅持的是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這是關鍵。博士老爹認為,一切勝利都歸于時間上的勝利!孩子小時候一年比成人後一年,對人生發展還更為重要。尤其是學習方面,要抓孩子學習,一定要趁孩子小時候。在小孩子上學後,必須要多關心孩子的學業。

從博士老爹孩子的年紀上看,孩子們讀書比較早,博士老爹很注重子女的早期教育,鼓勵孩子跳級,還還曾有過「孟母三遷」的經歷。

一個 把父親的角色當事業來經營,把子女早期教育看得非常重要的男人,孩子考上博士,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博士老爹」,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四、注重學習方法和習慣

蔡笑晚覺得孩子一旦養成壞的學習習慣,並且使用錯誤的學習方法,之後是很難改掉的。

為了讓孩子們學好外語, 他每天早上都會拉二胡,用悠揚的音樂叫孩子們起床。之後每天都會打開廣播,調到播放日語英語的頻道,讓他們養成每天學習外語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是從小養成的,勤學巧學,不斷優化學習方法。越是一二年級,越要規范好學習態度,理順學習方法,建立學習習慣,到了初高中才會得心應手。

其實,蔡笑晚教育 「寶典」主要是從 學習氛圍、學習興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上培養孩子的。蔡笑晚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值得我們所有家長去學習的。建議收藏!!

俗話說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蔡笑晚能把6個孩子都培養長材,這套教育的方法論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這六個孩子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一個懂教育的父母。


李克勤開演唱會收粉絲紅包,毫不客氣稱是美德!妻子帶倆兒子現身
2023/06/02
71歲「美魔女」潘迎紫近照曝光,身材玲瓏氣質甜美,臉部狀態卻讓人嘆息,媒評「不老女神也老了」,網友嗆:這才是70嵗女人的真實狀態
2023/06/02
80歲《我愛紅娘》田文仲返台養老!定居高雄「以旅館為家」 白天干餐廳、深夜「樂當巡守員」守護老鄉:晚年回饋社會真偉大
2023/06/02
北漂租屋15年!八點檔男星終熬出頭,豪砸2千萬買下「蛋黃區30坪豪宅」卻等不到她,遺憾:一切都太遲了
2023/06/02
30年來首談女兒!詹雅雯淚崩喊「還要多久才能抱到妳」 病情惡化「沒辦法親自送別」: 我等妳回來
2023/06/02
「千億富婆」龔如心:身家8000多億,200棟樓6700個車位,卻只賺錢不花錢,瘋癲半生
2023/06/02
本以為賈靜雯女兒夠美了,但看到楊冪7歲女兒,才懂啥叫「神顏」
2023/05/31
焦恩俊前妻海上秀身材!坐懸空玻璃碗凹造型,一雙白皙長腿太吸睛
2023/05/31
「50歲的陳慧琳」狀態真好,穿抹胸裙亮相活動,玲瓏有致,網友:身上沒有一絲贅肉
2023/05/31
從小就看她的戲!陳鴻「被資深玉女邀約」自爆往事:她曾救我一命,淡出影壇29年「堅持一件事」盡顯巨星風范
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