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萌寵樂園
動漫影音
綜合推薦
明星
老年生活
娛樂明星
奇趣
獅城資訊
奇聞趣事
历史故事
科技遊戲
生肖解析
熱點新聞
老照片
全部
    
研究1000多個家庭,我發現,這7種父母,最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2022/06/04

作為美國第一代家庭治療師,心理學家薩提亞在50多年的從業生涯中,接觸過1000多個家庭。

很多人因為精神疾病困擾、情緒問題、感情或成癮問題找到她,治療過程中,她發現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與小時候的經歷有關。

她得出一個重要結論: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孩子是否能成才,未來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言行。

經過大量研究證實,以下7種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好好說話的父母

有專家指出: 父母的語言表達,直接影響了家庭教育是否成功。

前幾天,家長群里有人問:怎麼和孩子相處更好?

莉莉媽媽回答說:好好說話就行。

莉莉,是我們大家公認的好孩子,而她媽媽,也總是柔聲細語,不急不躁。

有一次,我碰見莉莉媽媽接孩子放學,只見她一邊接著電話,一邊坐在車里用筆記本處理工作。

這時莉莉跑過去,希望媽媽快點走,因為今天的作業有點多。

要是我早煩了,肯定說「忙著呢,你安靜點」或者抱怨說「一天天忙死了!」

然而,莉莉媽媽沒有這樣,她先是向女兒微笑一下,然后輕聲說:「等一下,媽媽現在有點忙。」

看到這一幕,我終于明白了莉莉媽媽的高明之處,就是無論什麼情況,她都能和孩子好好說話。

父母的嘴,決定孩子一生的風水。

當一個孩子不必擔心被責罵,被誤解,不必成為父母的出氣筒,他就會在自由且安全的環境里,專注地發展自我。

所以,想要養好孩子,爸媽們首先得好好說話。

懂得立規矩的父母

昨天,看了個新聞,讓人哭笑不得。

山東德州一男孩,和同學玩 「真心話大冒險」,輸了后,他要進行的冒險竟然是報假警。

他謊稱有人入侵民宅,撥打了110。警察得知真相后,對男孩和家長進行了批評教育。

這件事情,讓網友們氣憤不已。

其中一條點贊最多的留言說: 「這孩子,壓根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家教太失敗了。」

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各種「熊孩子」。

有的高空拋物砸傷行人、有的不守交通規則、還有的參與校園霸陵,欺辱弱小……

而他們的背后,往往站著一對不守規矩的父母。

父母沒有給他們樹立規則意識,這些孩子自然不明事理、不辨對錯。

哲學家黑格爾說: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條件。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以規矩,不成方圓。

規則,表面上看是一種約束,但本質上卻是一種保護。

被放任長大的孩子,一旦步入社會,勢必處處碰壁,寸步難行;相反的,有規則意識的孩子,則更懂得用規則保護自己。

從小樹立規則意識,教孩子守規矩,才是愛孩子的表現。

學習型父母

很贊同董卿的一句話: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孩子的人生答卷上也有父母的成績,每個學霸身后,少不了一對積極上進的父母。

北大心理學博士 @北大奕戈,在抖音上分享過自己「戒網癮」的事。

他說,讀國中時,進入叛逆期,迷上了打游戲,成績一落千丈。

而父親只做了三件事,就幫他戒掉了網癮,考上了北大。

第一件事,全家斷網斷電,限制兒子玩游戲的同時,自己也放下手機;第二件事,全程陪讀,和兒子一起刷題背課文;第三件事,一有時間就給自己充電,給孩子樹立榜樣。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百分之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觸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往往能夠成為孩子們模仿的對象。

想要孩子優秀,父母先得培養好自己;想要孩子成績好,父母也要不斷地學習。

一流的父母,懂得為孩子做出表率;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有同理心的父母

一個00后小伙,在B站曬出一段視訊,讓網友直呼:心疼!

視訊里,他指著滿地狼藉,哽咽地說: 「全毀了,都壞了。」

原來,喝醉酒的父親和他大吵了一架,竟把他收藏多年的手辦摔了個稀碎。

父親先是斥責他「玩物喪志」,后又發狠話說:「再敢頂嘴,老子把你喜歡的東西全毀掉!」

原以為這是父親撒酒瘋,沒想到第二天酒醒了,父親仍沒有跟他道歉,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有個網友說: 「這位父親根本不懂,手辦對一個動漫愛好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他眼里這些只是占地方的玩具,但在兒子看來,卻是人生極大的樂趣;

他覺得兒子不務正業,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熱愛也是向前奮進不小的動力。

說到底,這位父親缺乏一份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方。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需要理解與尊重,他們更需要別人的共情,尤其是父母的支持。

只有被看見、被認同,孩子們才能放松下來,與父母進行有效對話。

所以,每當發生分歧,父母要做的不是斥責批評,而是先冷靜下來,試著去理解一下孩子。

會管理情緒的父母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孩子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松時,孩子則立即感到愉悅。」

演員舒淇,曾在節目中大吐苦水,說自己的整個童年都是灰暗的。

她記得小時候,父母時常為一點小事吵個不停,對她也是呼來喝去,各種謾罵。

每當看著爸媽大發脾氣,她都躲進屋子里,不敢出來。

她早早學會了察言觀色,進入青春期后,變得異常敏感、自卑、叛逆。

舒淇想證明自己,過早混跡于社會,結果上當受騙,吃了虧,走了彎路。

心理專家付麗娟曾說: 「沒有被父母善待的孩子,總是收束自我,隱藏真實感受。」

他們生活在夾縫中,總想通過討好別人證明自己,卻永遠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由此可見,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脾氣好的父母,讓人如沐春風,也讓孩子更加自信;相反的,動不動就發脾氣的爸媽,只會讓孩子活得小心翼翼,久而久之,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性格。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給父母們兩點建議:守住心、管住嘴。

守住心,不要過分焦慮和緊張;管住嘴,不要口出惡言,制造紛爭。

對父母而言,生活不易,養娃更難,但無論如何,情緒管理不可忽視。

彼此相愛的父母

知乎上有人問: 「在父母相愛和不相愛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有一個高贊回答說:「父母相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很容易交到朋友,也總是自信樂觀,看到的世界全是陽光。而父母不相愛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總覺得生活沒意思。」

在近期熱播劇《請叫我總監》中,寧檬和陸既明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寧檬的父母雖然收入一般,但一輩子相親相愛,互相扶持,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感爆棚。

而陸既明就沒這麼幸運了。

他父母感情不和,總是爭吵拌嘴,最終以失婚收場。

從此以后,陸既明跟著古板嚴苛的父親生活,漸漸變得孤僻偏執,不近人情。

相比之下,寧檬卻活成了人群里的小太陽,不管遇到什麼麻煩都不氣餒,不管遭受什麼委屈都不沮喪。

后來,還是在寧檬的幫助下,陸既明走出人生低谷,重獲幸福。

教育家杜威說: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愛。」

愛,是一種循環,也是一種價值觀傳遞。

父母的相處模式,影響孩子與人相處的方式。

在愛中長大的人,內心富足、人格健全,總會積極地應對一切。

有格局的父母

古語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為孩子謀劃未來,考驗的是父母的眼界與格局。

鐘南山在訪談中,曾說:沒有父親鐘世蕃,就沒有他的今天。

當年讀大學時,鐘南山奪得了男子十項全能亞軍,打破了400米跨欄紀錄。

很快,北京體委找到他,并誠邀他做職業運動員。

按理說,對于普通人來說,能去北京發展,還能當職業運動員,算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但父親鐘世蕃對他說:「鐘家優良傳統有兩個,第一就是要永遠有執著的追求,第二辦事要嚴謹要實在。」

在父親的建議下,鐘南山放棄這次機會,沉下心來鉆研醫學,終成人人敬仰的醫學家。

父母的格局,不在于讓孩子做大事,賺大錢,而是要給孩子指一條明路。

這條路,或許不好走,或許沒有鮮花和掌聲,卻最能發揮孩子的潛力,實現孩子的人生價值。

《父母的格局》一書中說: 「父母的格局是有高度的視野,有廣度的胸懷,有厚度的理想。」

有格局的父母,絕不會鼠目寸光,只盯著眼前的一點利益,他們懂得為孩子長遠布局。

最后,針對孩子的問題,我們為家長提供 「家庭教育參照表」進行參考

孩子的表現

家庭的表現

自卑、懦弱

父母其中必然有一人是苛求之人

(干涉型家庭教育結果)

喜歡暴力或奴性十足

有一個喜歡打罵的家長

(干涉型家庭教育結果)

膽小害羞

管得過多,時常責怪,包辦代替

(干涉型家庭教育結果)

不善良

父母必有一個人缺乏同情心

(暴力型家庭教育結果)

不懂是非

必有一個專制,喜歡替孩子做決定的家長。或是一個不明事理的家長。

(干涉型家庭或溺愛型家庭結果)

小心眼

缺乏寬容的家庭環境,指責是這個家庭的主基調

(干涉型家庭結果)

不上進

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或父母對自己要求過低

(干涉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懶惰

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

(干涉型家庭或溺愛型家庭)

喜歡埋怨

必然有一個負面思維的家長

(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

脾氣暴躁

必然有一個家長脾氣不好,習慣通過發火這種不良方式與人溝通

(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

自以為是

父母溺愛的必然結局

(溺愛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不會關心人

父母寵愛過度,不讓孩子表現

(溺愛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不快樂整天板著臉

夫妻不和或父母與孩子關系緊張

(干涉型家庭、暴力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過于敏感、多疑

家庭不包容,缺乏溫暖

(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

不喜歡學習

家長不愛學習或者不認為學習有多重要

(干涉型家庭、暴力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或無文化型家庭)

冷酷、孤僻

必然有一個放任不管或喜歡暴力的家長

(放任型、暴力型家庭的結果)

自私

必然有一個溺愛的父母

(溺愛型家庭)

仔細看一下,不難發現: 孩子身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從父母身上找到源頭。

父母的言行、態度、情緒、乃至思考模式、做事方式,都像基因一樣,遺傳到孩子身上。

恰如李玫瑾教授所言: 孩子的根在父母,言行在家庭。

若想孩子人生順遂,父母們既要為孩子們擋風遮雨,還要以身作則,化身為他們的指路明燈。

為人父母,既是責任,也需要一份智慧。

愿我們都能做好父母,在幸福的家庭氛圍里,與孩子一同成長。


李克勤開演唱會收粉絲紅包,毫不客氣稱是美德!妻子帶倆兒子現身
2023/06/02
71歲「美魔女」潘迎紫近照曝光,身材玲瓏氣質甜美,臉部狀態卻讓人嘆息,媒評「不老女神也老了」,網友嗆:這才是70嵗女人的真實狀態
2023/06/02
80歲《我愛紅娘》田文仲返台養老!定居高雄「以旅館為家」 白天干餐廳、深夜「樂當巡守員」守護老鄉:晚年回饋社會真偉大
2023/06/02
北漂租屋15年!八點檔男星終熬出頭,豪砸2千萬買下「蛋黃區30坪豪宅」卻等不到她,遺憾:一切都太遲了
2023/06/02
30年來首談女兒!詹雅雯淚崩喊「還要多久才能抱到妳」 病情惡化「沒辦法親自送別」: 我等妳回來
2023/06/02
「千億富婆」龔如心:身家8000多億,200棟樓6700個車位,卻只賺錢不花錢,瘋癲半生
2023/06/02
本以為賈靜雯女兒夠美了,但看到楊冪7歲女兒,才懂啥叫「神顏」
2023/05/31
焦恩俊前妻海上秀身材!坐懸空玻璃碗凹造型,一雙白皙長腿太吸睛
2023/05/31
「50歲的陳慧琳」狀態真好,穿抹胸裙亮相活動,玲瓏有致,網友:身上沒有一絲贅肉
2023/05/31
從小就看她的戲!陳鴻「被資深玉女邀約」自爆往事:她曾救我一命,淡出影壇29年「堅持一件事」盡顯巨星風范
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