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父母的道路上,有一件事注定是一道坎,難倒了不少菜鳥爸媽。
那就是遇上孩子發脾氣,你該如何解決,既留下了體面,又能真正讓孩子從中成長起來。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不過,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父母要先明白,為什麼孩子會莫名發脾氣,特別是在他成長的幾個年齡段內,情緒問題會格外明顯。
①孩子的表達(溝通)能力有限
「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的發育超過了自身的溝通能力。」
這是著名的心理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說過的一句話,很多小孩其實發脾氣,并非是出于本心,更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因為她們不懂得正確的表達和溝通方式。
她們不像成人,已經有了一套成熟完整的社交邏輯體系,在孩子的世界中,我這會不高興、受委屈,我會直接控訴,而不是跟成人一樣好好溝通。
②孩子自我意識萌芽
前段時間,有個叫《爸爸當家》的育兒綜藝節目開播,里面有個片段挺有意思:
跳水冠軍吳敏霞的女兒西西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她善于表達,所以在菜鳥老爸帶娃的前半段,父女倆似乎相處得挺愉快。
可等西西要學習老師布置的「疊褲子」任務時,她卻有些退縮,不停地用各種小舉動來反抗,不愿意好好地完成。
令爸爸在一旁有些無奈,后面在錄播室被主持人問起,現在知不知道女兒為啥不開心時,他疑惑搖頭。
主持人李艾提到,大部分小孩一歲多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就算不會說話,也會通過哭來表達。所以她們雖然會聽爸媽的話,也會順嘴先說「不」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2~5歲的孩子處于道德發展的「自我中心階段」,她們的獨立意識開始萌芽,開始有自己的一套思維和秩序。
如果父母這時強制性要求孩子聽話,她們就會覺得 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很容易就會耍脾氣。
③孩子在求「關注」
這一點應該很好理解,小孩到了某一階段,有了羞恥心,所以她們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又不好意思,可能就會尋求一些特殊的辦法,例如故意哭鬧、不吃飯、搞破壞之類的。
當孩子出現這些「叛逆」舉動時,父母也要反思自己平時是不是冷落了孩子,沒有及時回應他們的想法,才會讓孩子如此。
當他們出現情緒時,你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后續發展。
提到這,想到之前看武志紅老師寫的一篇文章,里面講到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的觀點。
他說,每個人的自我就像是一個能量球。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個能量體,你的任何一個動力,如需求、情緒這些,就宛如章魚伸出的能量觸角,這本身就灰色的、中性的。
如果它被其它能量體接住,兩者之間建立關系,就會出現「白色能量」(可以理解為正面能量,包含愛、熱情、創造力之類的); 反之,則會變成「黑色能量」(白的對立面,有點像恨、攻擊與毀滅之類的負面能量)。
如果任由黑色能量發展下去,往往就會對外界造成攻擊,傷人又傷己。
其實,讀到這里后,下去思考了許久,發現這個理論放在教育孩子時,也挺有意義。
孩子的憤怒、不滿,這些負面情緒就像一股股「黑色能量」,如果放任不管,或者管教的方式存在問題,致使他們的情緒沒有良性排解渠道,最終聚集在一起,就會充滿攻擊性。
可如果父母用愛的力量,來抵抗這些「黑色能量」,去濁留清,那麼黑色能量或許就能轉化成「白色能量」,孩子的情緒問題得到緩解,就不愁接下來的問題。
而當孩子發脾氣的當下,正是「黑色力量」最強盛的時期,面對負面情緒爆棚的孩子,你的第一句話就顯得格外重要,里面藏著他們未來的格局。
正確的解決辦法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步:「冷處理」
這一步其實也就是你跟孩子說的第一句話,這句話特別關鍵。
「媽媽(爸爸)就在這里,你可以先把脾氣發完,我們再來好好談談。」
這句話里面包含了兩層信息:一是安撫孩子,我是在對你表達善意的關心,并沒有離開你,可以安心;
一層則是,給你一個好好冷靜、緩沖的時間,讓你有個心理準備,之后我們可能需要好好談談。
這種做法的好處有:給孩子安全感,告訴他父母始終是你們的依靠,不要害怕;還有就是很多人的情緒容易上頭,在上頭階段聽不進去任何東西,讓孩子冷靜一下比一味地說教來得更有效。
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也提到過: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讓他們把情緒抒發出來,釋放心理的壓力,以免最終將壓力發泄到不可控的地方去。
第二步:「詢問原因,表達關心」
「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跟爸爸媽媽說一下,剛剛是為什麼生氣嗎?如果不想說也沒關系,等你想好再說……」
詢問式的問法,給足孩子選擇的權利,尊重他們的意愿,這樣往往能讓他們放下戒備,更放松地吐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第三步:「跟孩子一起找解決辦法」
「或許這件事情,之后我們可以換種溝通方式,可能比發脾氣更有效,你覺得呢?」
給孩子提供解決辦法,但是又沒有直接批評到他們這次就是錯的,保護小朋友的自尊心。
錯誤的辦法往往有兩個:
一是只顧著講道路,不停地輸出,給孩子一種「我這樣不對,你要聽我說」的感覺,不僅沒有效果,還可能導致孩子以后變本加厲;
一是嚴厲地斥責孩子發脾氣的行為,卻不去弄清楚為什麼他們會這樣,或許小朋友剛開始會認錯,但以后可能會觸底反彈,變得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