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要不要全職帶娃是很多媽媽非常糾結的一件事,前幾天有位媽媽吐槽:「帶3年娃少掙100萬,真不知道做全職媽媽值不值」。
其實用經濟去衡量一個孩子的成長是一件非常不恰當的事,而且相信每個媽媽在思量放棄工作帶娃值不值時,內心都有自己的答案。
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娃和上班族媽媽帶出來的娃,差距很明顯,老師看的一清二楚
盈盈是一名托班老師,班級裡最近來了一名新生小可樂,4歲了,本應上小班,但媽媽不放心先讓在托班試試,幼稚園便同意了。
不過這可把盈盈為難壞了, 小可樂什麼都不會,與小朋友也玩不到一起去,每天就跟在盈盈身後,看不到盈盈就哭,真是甜蜜的負擔呀。
一天盈盈沒忍住和閨蜜吐槽起來這個孩子,盈盈表示 :「以後真不能當全職媽媽,太坑孩子了,我班來了一個新生,一看就是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
閨蜜疑惑的問道: 「你咋知道,全職媽媽和上班族媽媽帶出來的娃有差距麼」,盈盈回答道, 有,還很明顯呢,作為老師看的是一清二楚。
資深的幼稚園老師表示:新上幼稚園的孩子,不到一天就能看出孩子的媽媽,是全職還是職場。
一、在性格上
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非常有安全感,喜歡和他人交流,愛探索,更開朗一些。職場媽媽家的孩子,大多會很任性,還不太會和其他小朋友相處,開始上幼稚園時,更喜歡一個人。
二、生活能力上
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都能夠獨立地吃飯、喝水、上廁所,有需求還會表達出來,比如:沒吃飽還想吃飯,想要喝水……職場媽媽家的孩子,有的都不會自己吃飯,等著餵飯,有需求也不會表達出來,選擇沉默或者發脾氣。
三、在社交上:
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更注重禮貌,遇到爭端知道怎麼處理:告訴老師、躲避、大聲反抗等;職場媽媽家的孩子,在入幼稚園初期,還不適應群體生活,不會開展社交,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排擠和孤立。
那麼到底要不要成為全職媽媽呢?
1)看家庭經濟情況
如果說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不在意寶媽那多一分少一分的工資,那寶媽就完全可以成為一名全職媽媽,用3年陪伴時間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這樣即使將來孩子上幼稚園了,自己在選擇職業上也不會有太大壓力,畢竟條件很好,而家庭條件要是比較差的話,那寶媽就要考慮成為一名上班族媽媽,盡可能幫助家庭減輕負擔,給孩子好生活。
2)看家人態度
是否成為全職媽媽並非是寶媽一人就能決定的事情,還是要多聽聽家人的意見和態度,如果家人強烈支持,不會因為寶媽不上班就有閒言碎語,那就可以考慮全職媽媽。
如果說家人比較討厭寶媽不上班,那寶媽就不要強求了,不然以後可就要隨時隨地聽到家裡人的埋怨聲。
不管如何選擇,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做決定,只要媽媽能好好愛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怎樣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