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稚園時期就可以看出,有4個明顯特徵

温晗晗 2022/02/23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成為小學霸,所以從寶寶在肚子裡開始,就很注意營養和胎教,出生後更是開始各種早教班輔導班,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越到高年級,許多家長越發現,並不是輔導班報的越多孩子成績就越好,有的孩子很少報班,成績卻一直遙遙領先,有的孩子一天到晚忙著補課,成績也只能維持在中等。問題出在哪裡呢?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其實從小就可以看出來,有的孩子看起來聰明伶俐,到了上學的時候反而成績不怎麼樣,而有的孩子看著不哼不哈,成績反而特別好。

為什麼說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從孩子上幼稚園時期就能看出?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句話雖然是過去的人總結出來的,但是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因為孩子頭三年的教育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人生。

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蒙台梭利也曾提到過人生頭3年的重要性。她認為,這3年勝過以後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勝過3歲後到離世的總和。

所以說,不要小看這個時期,孩子3-7歲的時候,是非常關鍵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們才會說啟蒙教育非常重要。

不管是孩子的性格,還是孩子的智商和學習能力,在3歲之前基本都會定型一大半,以後在想要改變,就不太容易了。

而且就算真的會有改變,也不再會像1-3歲時那樣迅速且明顯。

所以說,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們始終堅持讓家長親自來教育,而不是讓老人來全權代替。因為這很關鍵,是無法替代的,一旦老人寵壞了孩子,孩子以後就很難再改了。

所以說,想要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優秀、有出息的人,家長就要重視孩子1-3歲時的教育才行。

是讀書的料的孩子,身上多有這些特徵:

1.求知欲旺盛

愛看書是孩子求知欲強的一種表現,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如果孩子對知識的渴求程度超過對遊戲和其他玩樂項目的渴求程度,說明孩子就是塊「讀書」的料。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喜歡探索未知事物, 在學習上也會有孜孜不倦、刻苦鑽研的精神。

2.專注力強

那些是讀書的料的孩子,從小做事情就非常專注,特別是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更是如此,會非常專注。

孩子的這種專注能力,在學習的時候非常重要。那些很容易分神的孩子,往往都很難做成一件事,上課也跟不上步伐,很難在學業上有什麼成就。

3.邏輯思維能力強

邏輯思維力強的孩子做事學習時都很有條理,能清楚事物之間的關係,學習能形成知識體系,別人可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他卻能夠形成知識脈絡,很好地把握學習的重點與難點,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什麼幼稚園時期有的孩子對順序概念非常清楚,在日常生活知道先幹什麼後幹什麼,知道前後順序,給物品分類,會排大小高矮順序,理解上下左右、前後裡外的概念,都是邏輯思維能力的體現。

4.自律

雖然說,學習這件事,家長用心管一管,孩子也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家長畢竟不是孩子本人,依靠家長的管理才能變優秀的孩子不是真的優秀。

那些真正是讀書的料的孩子,自律性往往都非常強,他們無需家長過多管理,自己就可以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所以說,想要知道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我們從孩子的自律能力就能看出。那些以後能成大事的孩子,往往都非常自律,自我約束能力極佳。

總之,希望孩子是學習的料,家長就應該有所付出, 千萬別認為他們能自覺。

Wendy媽有話說: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希望孩子是學習的料,父母就應該克制自己不良的學習行為,就比如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家長不能在一旁玩手機,也要跟著一起看書。

這是在給孩子做正確的引導,讓他們知道每天必須有時間用來學習,如果孩子在一旁努力學習,父母在身邊玩手機,這樣只會給孩子營造一個懶散的學習環境。

培養孩子需要耐心 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要循序漸進,別給他們太大壓力,要明白一口不能吃個胖子的道理。

如果你的孩子寫字慢、看書慢,做什麼都不合心意,父母千萬不能立即火冒三丈,要給孩子進步的空間,別把他們逼太緊。 如果家長情緒容易崩潰,孩子也會變成容易崩潰的人,這樣反倒對孩子成長不利,更別說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