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比較特殊的一天,尤其對于母親來說,這是她身份轉變的一天,因此,生日對于很多人來講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家裡小孩子的生日總是會被大家提上日程。
小孩子過生日高興,苦的是家長
小島閨蜜家孩子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他馬上要迎來自己的7歲生日,由于孩子在班級裡人緣較好,本想低調度過生日卻被同學們提前安排了生日的日程,閨蜜聽說後,只好給孩子舉辦了小型的生日party。
雖然只是普通的生日聚會,但因為有孩子的同學們,大人再叫上三五好友的參與,也不能過分寒酸, 遊戲、聚餐都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一場生日下來,花費了好幾千元。這樣的聚會,孩子們倒是高興,可真的苦了大人了。
家長傾向給孩子過生日的原因有哪些?
1)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使得那些雙職工家長們,很難有機會安心幫助孩子過一個好的生日,許多小朋友在生日當天,只能拿著父母給的錢,孤零零的看著電視、吃著想要父母陪伴的晚餐。
這樣的生日當然不是孩子最想要的,也會讓孩子喪失家的安全感,相比于父母給的金錢,他們更需要的是陪伴。
2)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同時,家長如果重視孩子的生日,也可以從側面提升孩子的存在感、歸屬感,在父母共同參與的情況下,更能提升整體家庭的幸福感。
3)培養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孩子內心對外界的感觸都是最直接的,生日的儀式感、父母的重視,可以給孩子傳遞一種生活的模式,教會孩子對生活要充滿著熱愛,這樣的溫暖與陪伴,可以讓孩子對生活產生積極的態度,對未來自己人生的生活模式選擇,有著積極向上的引導。
既然過生日對于孩子和家庭穩定來講,都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如何給孩子過生日就成為關鍵。
教授李玫瑾,針對多年的犯罪心理學研究,提出這三個生日最該過,父母還應該給孩子講解具體涵義才行。
這三個「黃金生日」,父母別忘了給娃過
第一個是孩子的14歲生日,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多已經進入了仇親期,在幼兒和青年的過渡階段,屬于「魔法年齡」,有些捉摸不定。
以前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能會突然變得很叛逆,包括那些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其實這是孩子自主意識的「覺醒期」,很想去證明自我,但能力卻十分有限。
14歲的孩子, 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擔責任了,爸爸媽媽不妨給他過一個隆重的生日,並告訴他,從今天起你要學會自我承擔,去面對成長中的甜蜜與苦澀。
第二個是孩子的16歲生日,孩子即將成人,在學業上也面臨著沉重的負擔。到了這個時候,父母要學會放手了,並強調給孩子要遵紀守法,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其實遵守公德良序以及法律準繩的底線教育,從小就要進行了,不過是要在這一年孩子的生日時,非常正式而嚴肅地再和他強調一遍。
第三個生日,我想大家都猜得到吧,就是孩子的18歲生日。18歲是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了,和孩子說一聲「生日快樂」,不要再把自己當孩子看了,別人也不會這麼看待你。
這三個生日很重要,是父母最該給孩子過的,父母的金玉良言會將孩子框在正道裡,別只圖過生日的光鮮亮麗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不要錯過!
孩子的生日這樣過,才有意義
家長雖重視但不能鋪張浪費
生日雖然不能被忽視,但也不要過分鋪張浪費。家長首先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正確認識生日的意義,並非花費越多過得越好,更要注重對生日的儀式感而非金錢。
模式應儘量根據自身家庭的特色,和經濟能力進行準備,溫馨而快樂的家庭相聚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日聚會主題,並不是到大餐廳聚會才叫生日,一家三口的溫馨晚餐,也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美好回憶。
孩子過生日的小建議
家長可嘗試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多與大自然進行接觸,或者把這一天當作「家庭日」來度過,父母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 專心陪伴孩子,讓孩子對這一天,永遠充滿著最美好的回憶, 還可以帶孩子到博物館、動物園等,孩子感興趣的地方遊玩,既充實了知識,又豐富了生活。
總的來說,從心理學上講, 注重生活的儀式感,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對幸福的嚮往,以陽光而熱烈的心態去擁抱生活,能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也就從側面印證了,為孩子過生日的重要性。
生日也可以教會孩子對母愛的理解,尊重每一位偉大的母親,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到來是一個家庭最幸福的時刻,讓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愛意,這樣才更好的促進家庭氛圍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