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班主任發現規律: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母親,養出來的孩子差別大

温晗晗 2022/01/24

愛打扮的母親,一定有一個也愛打扮的孩子。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一個品行端正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大機率是樂觀正直的,因為他們每天看到的,學到的都是優秀的質量。

反之,父母身上要是有很多陋習的話,抽煙喝酒打牌,甚至是不尊敬長輩,都是被孩子看在眼裡的,慢慢長成了最不堪的樣子。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很重要

孩子大部分行為都是靠模仿學來的

在孩子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時,他們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父母的行為就是他們主要的模仿對象。就算是家長沒有刻意教會孩子,孩子的處理行為大多和父母無異。

因為他們在心底裡給自己這樣的暗示:父母的行為都是正確的。按照父母的行為處理,就一定不會錯,他們自己都是這麼做的,就不會怪罪我的。

以至于孩子經常是好的也學,壞的也學。他們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就像是看到父母暴力處理問題,他們也會如此。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

家長就是教科書般的存在

從3歲開始,寶寶就進入了對父母的崇拜敏感期,尤其是對爸爸。孩子們都化身為爸爸的小迷妹/小迷弟,有什麼搞不定的事情,都是第一時間尋求爸爸的幫助。

就算是爸爸犯了什麼錯誤,弄壞了寶寶的玩具,或是訓斥了寶寶,寶寶們也完全不在乎。這個階段,就是盲目崇拜,不接受任何反駁。

另外,爸爸的所有行為在寶寶眼中都是教科書般的存在。爸爸這次怎麼處理事情,下次寶寶就會按照相同的辦法解決事情,並且還會舉一反三呢!

 

如果在寶寶崇拜父母的敏感期中,父母不想要讓寶寶學到什麼不好的行為的話,就一定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再隨心所欲了。

因為很多時候,自己覺得沒什麼問題的行為,在其他人眼中問題就很大。就像是家長過分在意自己形象這個事情,媽媽總是臭美,寶寶一定會變本加厲的、

所以,當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盡可能不要帶著她進入美容院或是美甲店、服裝店。這些外界刺激都會讓寶寶的不良行為瘋狂生長的。

班主任發現規律: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母親,養出來的孩子差別大

孩子衣服的整潔程度不同

家裡有一位愛打扮的母親,想必全家人的衣物都是由媽媽打理的。畢竟當媽媽看到家裡人的衣服不整潔的時候,就會感到無比難受的。

並且,當媽媽愛打扮的話,孩子一定也很在意自己的外觀的。學生時代雖然不能穿得太過分,太張揚,但起碼能夠保證乾淨整潔。

而對于那些媽媽不愛打扮的孩子來說,衣服整不整潔貌似沒有太重要。不管搭配也不管有沒有褶皺,雖然能夠保證乾淨,但是視覺效果一定會打折扣的。

孩子的自信程度不同

老話說子不嫌母醜。孩子本應該對自己的母親不加以評價的,無論母親的美醜和窮富,都要欣然接受才行。

但對于一個心智沒有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說,這個要求是不是有點過分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孩子都是喜歡好看的東西,無論男孩女孩,所以對待自己的媽媽也是如此。

所有小孩子都是喜歡漂漂亮亮的媽媽,要是自己的媽媽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誇獎就更好了。他們會倍感榮幸的。

所以,當有一個愛打扮的媽媽,每次向其他的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媽媽時,也會幫助他們培養自信心的。要是自己的媽媽不愛打扮,孩子也會因此自卑的。

孩子臭美的可能性不同

但如果媽媽愛打扮有些過頭的話,孩子自然也會變得太臭美。她覺得不好看的衣服從來不穿,每次買衣服都要自己挑選。

這樣的行為等到上學之後,都是隱患呀!因為他們很可能因為把精力過多地放在了外表上,而耽誤了學習。所以媽媽一定要多多觀察孩子,以免她出現這方面的問題哦!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