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當孩子哭著說「不想上幼稚園」,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温晗晗 2022/02/19

最近,朋友跟我形容她家孩子上幼稚園,一片混亂的場景。幼稚園開學的第一天,孩子吧嗓子都哭啞了,嚷著不去;第二天上幼稚園哭吐了;第三天上幼稚園孩子知道軟的不行,開始來硬的,踢老師、撓家長;第四天,孩子直接躺在地上不去幼稚園,簡直要把家裡人折磨瘋了。現在孩子每天早上醒來第一句話,依然是「媽媽,我不想去幼稚園」。

孩子為什麼不愛去幼稚園‍?

三歲正處于分離焦慮的敏感時期,孩子習慣了跟熟悉的父母和家人天天相處,突然讓他們去新的環境,接觸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孩子自然會有比較大的抗拒心理,這種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和未知,加上去幼稚園以後對父母的想念,都會讓孩子感到不適應,萌生退意。

另外孩子天性敏感,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去了幼稚園,短時間和小朋友還不熟,玩不到一塊去,又或者在幼稚園有被欺負的現象,這些因素會讓孩子感到不安,他們就更習慣在熟悉的領域裡封閉和保護自己,家就成了孩子們更依賴的地方。

當聽到孩子說自己不想上幼稚園的時候,作為家長你會怎麼說來安慰孩子呢? 在面對孩子新生入園時期,不願意去幼稚園的情況,家長們通常會有一些以下4種回答。

一、強迫型。

【表現特徵】

這類家長通常比較強硬,也不喜歡跟孩子過多解釋。當孩子提出不想去幼稚園的時候,他們只會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必須去」。

強迫孩子去上幼稚園,而不顧及他們的情緒,想用強硬的方式去逼迫孩子進入幼稚園。

【對孩子的影響】

這樣沒有考慮到孩子情緒的強迫式回答,對于孩子的分離焦慮來說會有加重的作用。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不被重視的,甚至有種被爸爸媽媽拋棄的感覺。

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使用如此強硬的方式,還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軟弱,缺乏獨立性。

二、連哄帶騙型。

【表現特徵】

有些孩子在新生時期,只要一提到上幼稚園,甚至有的早晨一起來,自己想到要去幼稚園,就會開始哭鬧,嘴裡嚷著「不想去幼稚園」。

有的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會想方設法地先穩住孩子的情緒,認為只要先讓孩子出了門,或者是不哭了,就算達到目的。有的家長就會採用了欺騙的方式,比如跟孩子說,「我們不去幼稚園,我們出去玩」。

【對孩子的影響】

當孩子被家長騙出家門以後,來到幼稚園的時候。家長的目的雖然達到了,但是孩子此時的情緒更容易崩潰,使孩子傷心難過的不僅僅是因為進入幼稚園以後的分離焦慮,更因為家長騙了自己。

對孩子連哄帶騙,不僅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而且會影響到親子之間的信任感,破壞親子關係。

三、順從型。

【表現特徵】

這樣的家長,是比較嬌慣孩子的。當看到孩子哭著不想去幼稚園的時候,家長就非常心疼孩子,並且會順著孩子的意思,如果他不想去,就心軟了不去幼稚園了。

【對孩子的影響】

這樣的方式暫時是看孩子不哭鬧了,但是這並沒有解決問題,而只是逃避了問題而已。孩子早晚還是要去幼稚園,還會面臨分離焦慮。現在家長的順從和縱容,只會讓孩子更難去適應,獨自踏入社會環境的這一步。

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事事順從,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不管什麼事情,必須隨自己的心意,否則就不能接受。家長不能一輩子把孩子放在身邊如此保護,這樣只會讓孩子在日後的學習工作中,處處碰壁。

四、理智型。

【表現特徵】

理智型的家長,從心理上是心疼孩子的,但是從做法上會較為理智地來處理這個問題。當孩子說自己不想上幼稚園的時候,這類家長會這樣做。

首先,同理孩子的情緒。擁抱孩子或是安慰她,讓孩感受到自己的傷心難過是被家長理解的。

然後,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孩子,「我理解你,剛進入幼稚園,因為不適應,因為想家而難過。但是我相信你,可以慢慢做得更好。在幼稚園裡可以學到有趣的知識,還能交到很多好朋友。等到放學的時候,爸爸或者媽媽一定早早就來接你。」

先同理了孩子的情緒,允許他哭泣,允許他將負面情緒發洩出來。然後再向他說清楚去幼稚園的必要性,和幼稚園裡有趣能夠吸引孩子的地方。最後向孩子許下承諾,早早地來接她,讓孩子的心中有一個期盼。(注意,答應孩子的一定要做到。)

【對孩子的影響】

理智型的家長也更容易教出理智型的孩子,讓孩子漸漸明白,有些事情需要自己獨立面對。不僅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還能夠讓孩子的性格更為堅強。

當孩子說不想去幼稚園,家長該如何應對

1. 接受孩子的情緒,多給孩子一點同理心

我們都有情緒,孩子亦然,他們哭著說不想去幼稚園,也是一種情緒表達,他們用哭泣來發洩著心裡的委屈和不安,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如果看到孩子哭,父母直接喊「別哭了,整天就知道哭,把眼淚憋回去」。

一句粗暴的話直接扼殺了孩子想要表達的情緒,可不讓他們表達心情,我們又怎麼能知道孩子的想法,回應孩子的第一步,是應該接受並同意他們抒發情緒,表達主張。

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下,為什麼不願意去幼稚園,多給他們一點同理心,你才容易更理解孩子的訴求。

2. 對待孩子不要強硬,多鼓勵

孩子是一個敏感的獨立的個體,他們之所以有不想去幼稚園的理由,肯定是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受到了傷害。或許他們感到在幼稚園有被孤立,被不重視,或是自尊心和獨立感被傷害的問題。

對待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能強硬的要求他們必須去幼稚園,這只會加深孩子的恐懼和抵抗,而家長應該多鼓勵他們,減輕孩子內心的敏感和抵觸。可以告訴孩子幼稚園是有愛的地方,每個人都會喜歡你,只是現在大家相處的時間太短,你還沒有感受到別人的善意。

也告訴孩子,你每次心懷期待的去幼稚園,都是一次很大的進步,你戰勝了內心的焦慮感,會變得更加勇敢和自信。相信孩子聽到父母這樣說,也會讓他們不再對去幼稚園這件事感到焦慮了。

3. 不輕易給孩子承諾,也不隨意答應他們的要求‍

看到孩子哭,很多家長就沒了章法,為了儘快控制孩子的情緒,甚至索性選擇答應孩子的要求。他們今天不想去,我們選擇了縱容和妥協,那麼明天後天他們依然不想去,我們還能只要一看到哭就妥協同意嗎?

這不但不會安撫孩子,還容易助長他們的心眼,他們學會了用父母的弱點去抗衡,以後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面家長就變得很被動。

但也別為了哄孩子去幼稚園,而給孩子各種誘惑和承諾,比如孩子答應去幼稚園,就給買喜歡的玩具,又比如答應孩子會第一個去接他們放學。

孩子抱著對這些承諾的期待去幼稚園,若最後發現有些承諾無法實現,他們會更不喜歡去幼稚園了。在對待孩子去幼稚園的問題上,我們要多從積極的角度去引導,讓他們變成真心的喜歡去,而不是為了達到目的而走捷徑。

幼稚園的時光對孩子的成長歲月很關鍵,這是他們人生的第一次社會啟蒙,三年的幼稚園是一段非常珍貴的記憶,家長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去儘快的融入集體,喜歡上幼稚園生活。

幼稚園一定要讓孩子堅持去,雖然剛開始會有所不適應,但只要堅持,總有一天,孩子會克服對幼稚園的恐懼,發自內心的喜歡上幼稚園生活。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