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媽媽,為什麼別人開車,就你騎車」這位媽媽的回答堪稱教科書

温晗晗 2022/07/09

「媽媽,為啥別人開小汽車,你騎電動車?」寶媽的回答堪稱教科書

媽媽,為啥別人都開小汽車,而你要騎電動車接我?

前幾天外出辦事,走過一個街道的時候,剛好趕上孩子們放學。加上有很多家長接孩子,所以一條路顯得很擁擠。走到一半的時候,聽到一個孩子問了她媽媽這個問題。

我很好奇媽媽會怎樣回答,于是就故意走得慢一些。媽媽回答:「因為人,生而不平等。

我們家也能買得起小汽車,可是買過之后,就要勒緊褲腰帶,所以還沒買。

爸爸媽媽也在努力賺錢,努力買上小汽車。「

這位媽媽沒有故意賣慘,也沒有所謂的雞湯,大大方方的承認家庭狀況,堪稱最佳答案。這樣的回答,也讓孩子認識到。

人,生來是不平等的,所以不要刻意攀比,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去努力獲得想要的生活。

什麼才是富養孩子?

家庭條件不好的,怎麼才能富養出一個孩子?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尤其時小時候,不是得到多少錢,而是孩子能得到多少愛,房子大小孩子只要有爸媽在,孩子就很高興,沒有車子也許孩子會問,但是每次都有爸媽接送那才是他們美好的回憶。

想讓孩子更自信,平時自己勤快一點,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孩子的衣服,鞋子雖然不是名牌,普普通通,但是每次出門上學干干凈凈,他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認可,也會變的更加的自信。

我們作為家長也盡量避免這種攀比心理,比如3歲就和別的家的孩子比身高,5歲和別的家的孩子比認字,8歲開始比成績,我們的這種心態自然也會影響孩子,我們要做的是每次接送孩子的時候也是穿的干干凈凈,雖然不富裕但是對生活樂觀向上。

不要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不敢告訴孩子,也不要因為不想讓孩子鋪張浪費而一味的給孩子哭窮,要大大方方的告訴孩子,好東西誰都想要,但是要用自己的能力達到,你的未來就掌握在你手里。

你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

董明珠在一次員工大會上演講時問了大家一句話:你們猜猜我手上帶的這個表多少錢?下面的員工一想老板肯定帶得很貴呀,有猜幾千的,幾萬的,甚至有猜幾十萬,上百萬的。最后董明珠告訴大家她手上的這個表只有100多塊錢,下面的員工都驚呆了,但是接下來的一段話讓他們受益終生。

她說這塊表并不值錢,但是因為我董明珠帶上了它讓它很值錢,這樣的話我也給我兒子講過,要讓你身上的東西因你而有價值,而不是攀比東西本身,這句話我也送給大家。

其實關于攀比這個話題,父母說話的水準,直接決定了孩子在關于金錢,虛榮這件事上是否自信,之前有過外國的小男孩,在學校被別人欺負,別的小朋友嘲笑他沒有名牌,男孩用教科書式的方式霸氣會懟:

我的鞋不是名牌,是因為我不是一個只追求物質的人,

「我穿的這雙鞋,是因為我喜歡它的顏色和樣式,

我的父親告訴我:一個能成事的男孩子,不是你身上穿了什麼,而是腦子里有什麼。

這個小男孩雖然家庭不富裕,但是他不卑不亢有力地回擊著那些嘲笑他的小朋友們,從他的語氣中他是自信的,這份自信和教養來自于他的父母給他的底氣。

父母的三觀態度,才是解決孩子正確面對貧富差距的底氣,貧富差距不是孩子們之前真正的差距,教育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

總之:傳遞正確的金錢觀念和生活態度,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答案,也會讓孩子真正明白,貧與富從來不是定義一個人的標準,能評價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其實人這一輩子,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你永遠不知道一生是富有還是貧窮,有的人經濟富有但是精神貧窮一生,也有些人家境一般,但是幸福一生,我們作為過來人,要讓孩子用童年自愈一生,而不是一生自愈童年。

家長怎麼引導孩子不攀比呢?

1、家長做好榜樣

子女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子女的老師。

精打細算是一項本事,能夠讓人更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資源,如果能從小就接觸到這項本領,對人生無疑是有益的。

父母自己首先要清楚這個東西的重要性,然后才能夠讓子女也懂得這個道理,父母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2、轉移孩子攀比的焦點

其實,攀比心理有它的兩面性,如果善加利用,可以起到激勵孩子的效果。

比如:比平時誰最愛勞動,誰最愛干凈,誰最愛幫助別人等,這些都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甚至是進步動力。

孩子做得好,就會得到家長一次真誠的贊美,得到自己喜歡的一次援助,這些獎勵對于孩子來說更有意義,也更讓孩子難忘。所以,父母可以把攀比變成動力,引導孩子積極發展。

3、給孩子以積極的引導

發現孩子有攀比心理時,媽媽應分析孩子攀比心理產生的具體原因,積極疏導,正確引導,把孩子的攀比心理引導到積極競爭的軌道上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鼓勵孩子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其實孩子喜歡攀比是很正常的,只要家長學習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就行了,而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家長一定表現出足夠的耐心,慢慢的幫孩子改掉一起不好的習慣,這樣才更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